
中國山東大同市兩名環衛工近日協助外地遊客尋回一隻兒童手錶,用了 4 個小時徒手翻找約 8 噸垃圾,引起社會高度關注。這件事引發網民爭議,有人認為只是尋找一隻手錶,是否值得投入如此人力物力;也有人擔心基層員工承受過大工作壓力。大同市城管局和新城環境公司昨日回應,表示今次行動屬於市政服務工作一部分,無論求助者是本地市民還是外地遊客,市政部門都會協助,並會對參與協助的員工發放獎勵。
深圳遊客盧女士帶同孩子,7 月 1 日乘坐高鐵從太原到大同,孩子在列車上玩耍時,將一隻具備定位功能的兒童手錶裝入垃圾紙袋,下車時一同遺忘。當發現手錶定位顯示在大同南站時,盧女士曾一度考慮放棄,但因為有人建議可以聯絡大同市政服務熱線,她最終選擇求助。
大同市新城環境公司接報後確認,手錶已經隨垃圾進入中轉站擠壓箱,現場約有 8 噸垃圾等待處理。公司將垃圾轉運至富喬垃圾焚燒發電場的室內平台,並安排兩名環衛工人協助翻找,過程中工人徒手翻開一袋又一袋垃圾。由於手錶會發出「滴滴」聲,工人聽聲辨位,歷經 4 小時最終成功尋回。
參與整個過程的清潔部部長溫東表示,當時盧女士曾表示「如果實在找不到就算了」,但考慮到垃圾已經攤開,加上定位訊號明確,他們決定繼續協助。最終在焚燒場內找回手錶,並當晚交還盧女士。事後,盧女士曾發微信紅包感謝兩名環衛工,但被婉拒。溫東指出,協助尋找失物屬本職工作,之前也曾幫市民尋回藥品、鑰匙、手機和人工耳蝸等物品,並沒有收取酬勞的慣例。
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長肖志剛解釋,城管部門接到 12345 熱線轉介案件,無論求助內容是否「值得」,都會即時處理。盧女士是普通遊客,並無特殊身份,事件對內部工作有推動作用。肖志剛表示,未來即使遇到類似情況,仍會按照現行標準協助,不會因網上爭議而停止協助市民。
新城環境公司經理王軍透露,公司將設立「助人為樂基金」,專門獎勵樂於助人的員工。公司會撥出部分經費,並制定獎勵機制,鼓勵員工在工作中主動協助他人。他坦言,事件引起的廣泛討論,對部分員工心態產生影響,成立基金目的是冀能讓員工感受到正面支持。
澎湃新聞評論指出,如果親自參與翻找的是官員,例如副局長親自下場翻垃圾,這將是一則極具話題性的新聞。但實際執行任務的始終是兩名環衛工人,網民憂慮一線基層員工面對過大壓力,並質疑相關行為是否合理。
截至目前,兩位環衛工人仍在正常上班,公司方面承諾後續會公開獎勵機制及發放情況。
資料來源:搜狐
分享到 :
最新影片

Follow 我們 :
鍾意就快D Share啦!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