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平時放假最慘是三缺一無腳一齊打牌。現在中國人工智能公司靈初智能科技公司 PsiBot 展示了一個具備高階推理、長程操作能力的機械人 Psi-R1。機械人能在變化快速、環境開放的現實場景中打麻雀,並展現靈活操作和自主決策能力。PsiBot 利用自主研發的分層端到端模型 Psi-R1,結合類人推理方式與強化學習框架,成功實現 CoAT(Chain of Action Thought)思維系統,並在麻雀桌上執行出牌、碰牌與胡牌等策略性決策。
Psi-R1 在最新展示中透過感應器進行精細操作,準確抓取和翻動麻雀牌,其動作節奏雖慢,但整體過程與人類玩家極為相似。機械人不單只執行物理動作,更可進行連貫的邏輯推理。每次出牌前,Psi-R1 都會經歷完整思考流程,包括判斷手中牌面組合、計算風險與收益、預測對手出牌,再決定是否執行碰牌、槓牌或胡牌操作。
在 PsiBot 的影片中,Psi-R1 能根據對手出的一筒判斷自己擁有兩張一筒,具備碰牌資格,因此執行碰牌行動,目標是加快聽牌進程。其判斷邏輯包括:「從我手牌來看,不應該爭取清一色,碰是目前為胡牌作最好準備。」這一思考程序讓機械人能如人類般審視局勢,自主調整戰術。
更特別的是,Psi-R1 能在遊戲進行中變更策略。例如原定打出六筒,但抽到七筒後,計算條牌牌型已成順子,自行改變計劃並宣布自摸胡牌。這樣的決策過程說明機械人不僅擁有記憶和模擬人腦思維能力,更能在實時互動中適應變化,作出合適行動。
PsiBot 表示,這項技術展示機械人已達到 L3 等級的智慧行動能力,可支援複雜多變的場景操作。麻將只是其應用案例之一,未來目標是將該系統應用至工業生產、零售服務、物流配送和家居環境等領域,發揮長時間穩定執行的潛力。
除了單機能力外,Psi-R1 亦展現人-機、機-機與機-環境三重交互協作的功能。影片中,兩部 PsiBot 機械人能彼此溝通、交換資訊並協作完成打牌任務,提升整體策略智慧。當中機械人甚至能模擬情緒表情,增加牌桌互動性。
PsiBot 期望透過麻將這項複雜遊戲,向大眾呈現其機械人在自主學習、長時推理及人類級操作能力上的進展。這一突破令「三缺一」的情況或許再不是問題,未來打麻雀可能有機械人自動上桌應戰。
資料來源:YouTube
分享到 :
最新影片

Follow 我們 :
鍾意就快D Share啦!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