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呢頁CODE去手機

2020年1月30日 星期四

大年初六「習俗禁忌」大公開 送窮迎財「門前擺盆大橘子」只能多不能少 _-,

大年初六「習俗禁忌」大公開 送窮迎財「門前擺盆大橘子」只能多不能少新的一年,送窮迎財!今(30)日是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 ...




大年初六「習俗禁忌」大公開 送窮迎財「門前擺盆大橘子」只能多不能少

新的一年,送窮迎財!

今(30)日是正月初六又稱馬日

在這一天要送窮

是漢族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。

在各地還有自己的送窮辦法,

各不相同。

但寓意基本相同,

都是在於送走窮。

反映了漢族人民普遍希望辭舊迎新,

送走舊日貧窮困苦,

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傳統心理。

節日文化

農曆正月初六,又稱為「馬日」。自秦漢以來,傳統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為雞日,初二日為狗日,初三日為豬日,初四日為羊日,初五日為牛日,初六日為馬日,初七日為人日。漢族民間傳說這是因為女媧創造萬物生靈的時候,先造的六畜,後造的人,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。

節日習俗

正月初六馬日:下田備春耕,窮氣送出門。

民俗有曰:

◆作糜、棄破衣、祀於巷。就是把污穢雜物、破衣爛衫均打掃出門外火燒祭祀。

◆供煎餅,芭蕉船,點明燭,送窮上路。

◆廁神要來檢查衛生,所以要清理廁所。

◆三六九,朝外走。

1、挹肥

初六是馬日,古稱挹肥,人們在這一天才真正開始工作或做生意。而自進入正月以來,一 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掃,廁所中的糞便累積,於是這一天做一大掃除,並祭拜廁所神明,將平日污穢的廁所清掃乾淨。所以稱為「挹肥」(但現今之人家多使用新式的衛浴設備,故已無此俗)。這一天也表示舊時農民於此日開始下田,準備春耕。

中國民間信仰普遍認為廁神即紫姑神,紫姑又作子姑、廁姑、茅姑、坑姑、東施娘等。自明清時期開始紫姑就不單純作為廁神,而世人謂其能預言未來,有先知先覺,多迎祀於家,占卜諸事,成為扶鸞占卜的大仙之一。客家俗稱紫姑神為七姐、七姑。

正月初六客家人挹肥之後拜祭紫姑有三重寓意:其一,祈禱豐年;其二,感謝神恩;其三,問卜吉凶。清理或清潔完廁所等衛生場所後,客家婦女就會在該場所的門前點亮紅蠟燭或茶油燈,焚燒線香敬拜,在門楣或門框上黏貼紅紙表示吉慶。

2、求順扔窮

初六佔馬,送窮。這一天,家中主婦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,謂之送窮,門上的掛箋也可摘下來同時扔出去,叫做送窮神。

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,12是6的二倍,可稱六六順。又傳說福神劉海是北京人,是個穿紅披綠的胖小子,民間流傳著「劉海戲金蟾,步步釣金錢」的俗語,其形象很受市民歡迎。正值本命年的男孩,以瀏海打扮,背著5個用白紙或彩紙剪成的小人上街,誰搶到就算誰搶到了財神,被搶者叫扔掉窮。

如果兩位均值本命年者相遇,誰先搶到對方背後的小人誰吉利。也有用布制小包當窮向外扔的,雙方背後均要背個小筐,先把小包投入對方背後筐中者為先扔窮,吉利。今民族傳統體育項目「狩獵」即從「扔窮,搶財神」遊戲發展而來,惜此活動在遼寧尚有,而北京卻很少見到了。該日小販上街,因是馬日,家中應給「扔窮」男孩買「驢打滾」吃。

窮神到底是誰

唐代文學家李邕《金谷園記》說:「高陽氏子瘦約,好衣敝食糜。人作新衣與之,即裂破,以火燒穿著之,宮中號曰窮子。正月晦日巷卒。今人作糜,棄破衣,是日祀於巷,曰送窮。」據宋陳元靚《歲時廣記》引《文宗備問》記載:「顓頊高辛時,宮中生一子,不著完衣,宮中號稱窮子。其後正月晦卒,宮中葬之,相謂曰『今日送窮子。』」

民間相傳窮是上古帝王顓頊之子。他身材贏弱矮小,性喜穿破衣爛衫,喝稀飯。即使將新衣服給他,他也扯破或用火燒出洞以後才穿,因此,大家都叫他「窮子」。正月的晦日,窮子走了,宮人把他理葬,並說:「今天送窮子。」從那之後,窮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窮了。

據錢鍾書先生《管錐編》考證,我國唐代民間便開始盛行送「窮」。明清之後,「窮」才被尊為「窮神」。

3、開市大吉

大年初六,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,而且要大放鞭炮,不亞於除夕的境況。正月初六,在舊時是大小商家「開市」的日子,門板要貼上「開市大吉,萬事亨通」的大紅對聯。營業前大放鞭炮,以示吉利。

有的人家在初六開市前,找一個「全可人」(丈夫、孩子、公婆都有的婦人)來到各屋轉一下,嘴裡說吉慶話,如「開市大吉、吉慶有餘、事事平安,多賺銀子多賺錢,金子銀子賺一炕」等。開市前忌諱外姓婦女到家裡串門,等到「開市」以後,所有春節禁忌即告結束,一切恢復如常,鄰里也可恢復串門交往。

檔口門前擺上一盆或多盆大橘子,橘子一定要多,否則就會空多橘少(廣州話諧音「凶多吉少」)「意頭」不好。另外按照「三六九,朝外走」的傳統習俗,大年初六應到公園等場所遊玩,在遊玩時如果有意識地把行走線路定為一個圓周,據聞可為實現在新一年「行大運」拿個好彩頭。


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


鍾意就快D Share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