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日本電視節目《ABEMA的新聞秀》日前就智能馬桶使用習慣進行街訪,發現年輕女性對智能馬桶沖洗功能的接受度出現明顯分化。雖然日本家庭智能馬桶普及率已超過 80%,不少受訪者仍避開使用這項功能,認為多由男性或中年人士使用;也有人表示「用過一次就回不去」,因便利性高而幾乎天天使用。
節目中主播田中萌坦言「不敢用」,表示多人共用水源和噴嘴令她感到不舒服。言論隨即在網上引發大量討論,部分網民認同她的顧慮,也有人指她誤解智能馬桶的衛生機制。
田中萌其後在節目中澄清,指自己收到大量私訊批評,甚至被封為「上完廁所後會沾到大便的主播」。事實上調查顯示,近半數日本人因衛生考量,會避免在火車站或商場等公共場所使用智能馬桶的沖洗功能,反映田中萌的擔憂並非個別例子。
自動清潔機制防交叉感染
專家指出,現代智能馬桶配備多重衛生保護機制,噴嘴會在使用前後自動沖洗。測試證實智能馬桶的水質與自來水同樣潔淨,細菌不會倒流至噴嘴內部管道。定期自動清潔可防止細菌積聚,確保每次使用都衛生安全。
研究顯示使用智能馬桶可大幅減少手部細菌,數量降至單用衛生紙的萬分之一。日本 32 名護理學生參與的實驗發現,不使用沖洗功能時手部平均有 40,000 個細菌,使用後降至 4,200 個,減少約 90%。這項功能有助預防諾如病毒等透過糞便傳播的疾病。
過度使用或致健康問題
但專家提醒要正確使用智能馬桶,長時間沖洗可能引致痕癢或皮膚刺激,醫學界稱為「智能馬桶綜合症」。建議每次沖洗時間控制在 10 至 20 秒,避免將水流直接沖入體內,以免破壞體內天然菌群平衡。研究指出過度使用智能馬桶可能導致肛門痕癢、失禁或肛裂等症狀。日本一項調查發現,3,541 名患者中有 26% 因過度使用智能馬桶而出現肛周皮膚炎。高壓水流長時間沖洗更可能造成肛門前側裂傷。
男藝人力撐智能馬桶
節目中男藝人則普遍推崇智能馬桶,主持人千原 Jr. 認為使用智能馬桶代表「信賴感」,不用反而會感到不適應。前國會議員宮崎謙介則說:「只用衛生紙反而不乾淨,還是要沖洗比較安心。」
全球智能馬桶市場持續增長,2024 年市場規模達 46.6 億美元(約港幣 363.5 億元),預計 2032 年將增至 82.9 億美元(約港幣 646.6 億元),反映消費者對衛生與便利性的需求日益提升。
資料來源:Abema
分享到 :
最新影片
Follow 我們 :
|
鍾意就快D Share啦!
|
|
|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