掃呢頁CODE去手機

2025年11月25日 星期二

中國尋找第二個地球 發射四顆衛星探究宇宙起源 空間天氣與生命起源

中國尋找第二個地球   發射四顆衛星探究宇宙起源  空間天氣與生命起源
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於「十五五」期間將發射四顆太空探源科學衛星,探究宇宙起源、空間天氣起源及生命起源等前沿課題。四顆衛星分別是鴻蒙計劃、夸父二號 ...




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於「十五五」期間將發射四顆太空探源科學衛星,探究宇宙起源、空間天氣起源及生命起源等前沿課題。四顆衛星分別是鴻蒙計劃、夸父二號、系外地球巡天與增強型 X 射線時變與偏振太空天文台(eXTP),目標於宇宙黑暗時代、太陽磁活動及系外類地行星探測等領域取得突破。



第一顆衛星是「鴻蒙計劃」,它由 10 顆衛星組成低頻射電望遠鏡陣列,將集體飛往月球背面。月球背面環境寧靜如同宇宙中的收音室,能屏蔽地球和太陽的噪音,捕捉來自宇宙深處的微弱信號,揭示宇宙大爆炸後、第一顆恆星形成前那段混沌時期的秘密。



第二顆衛星是「夸父二號」,首度環繞太陽極區飛行,捕捉太陽北極和南極的磁場活動,這些區域隱藏太陽風暴的根本原因。透過理解這些,能提早預測太陽風暴,深入認識太陽與地球之間的關係,對人類生存至關重要。



第三顆衛星為「系外地球巡天衛星」,專門尋找與地球大小相似、位於「宜居帶」的行星,即「地球2.0」。它將搜尋可能的人類第二家園,回應人類對宇宙中是否存在其他宜居星球的探尋。



第四顆衛星是位於地球大氣層外的空間天文台eXTP,聚焦觀測極端天體,如黑洞視界和中子星表面,這些區域擁有撕裂時空的強大引力和超強磁場。eXTP將檢驗愛因斯坦的理論並挑戰物理學極限,完成地球無法實現的宇宙實驗。



這四顆衛星將共同推動中國在宇宙起源與生命探索領域的重要突破,為人類探索宇宙終極問題提供中國答案。



邁向空間科學領跑地位

整體計劃展示中國在空間科學領域由並跑邁向領跑,期望透過多方向多任務持續推出原創及指標性成果,推動宇宙認知與技術革命。這四項科學衛星將於未來五年內陸續升空,為探索宇宙秘密及尋找第二顆地球鋪路。



資料來源:中國科技網中國日報網





分享到 :



最新影片



Follow 我們 :



650k粉絲


155k訂閱


55k跟隨者


22k粉絲


6.8kPosts

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: http://unwire.hk
鍾意就快D Share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