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然而,金融服務機構Wedbush Securities科技研究主管艾夫斯(Dan Ives)在受訪時坦言,特朗普的構想根本不可能成真,要在美國複製目前設置於亞洲的龐大供應鏈,成本高得驚人,
艾夫斯估計,若蘋果試圖將供應鏈中10%的產能移回美國,光是起步階段就得投入超過30億美元(約港幣234億元),且需耗時三年。根據艾夫斯的資料,蘋果大約90%的iPhone產量都在中國完成。
事實上,美國的手機零件製造與組裝早在數十年前就外移亞洲,當時美國企業選擇專注在軟體開發與產品設計上,這些領域的利潤更高,而這樣的策略,也讓蘋果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公司之一,並鞏固其智慧型手機霸主地位。
目前蘋果手機晶片大多由台灣製造、螢幕來自韓國,部分零組件來自中國,最後的組裝幾乎都在中國進行。自從特朗普今年1月底就職以來,市場對關稅可能影響蘋果供應鏈感到憂心,導致蘋果股價至今已重挫逾14%。
儘管特朗普政府先前曾豁免手機與部分含半導體電子產品,不列入中美貿易「對等關稅」清單,蘋果仍受到與中國芬太尼毒品貿易相關的懲罰性關稅波及,目前需對中國進口商品繳納20%稅率。
蘋果行政總裁庫克日前在財報會議中透露,
並坦言本季因關稅問題,蘋果可能要額外支付高達9億美元(約港幣70億元)的成本。
為分散風險並因應美中緊張情勢,蘋果早在今年2月宣布,未來4年將在美國投入5000億美元(約港幣39萬億元)擴大本土投資。
不過艾夫斯認為,即使蘋果積極在印度與巴西拓展產線,但若遭遇30%以上的關稅,未來勢必會反映在售價上,
【延伸閱讀】

【本文獲
本文作轉載及備份之用 來源 source: http://www.hk01.com
|
鍾意就快D Share啦!
|
|
|


